难言之隐不再忍,呵护盆底健康,从盆底超声做起!
我们看着电视剧中产后妈妈意外漏尿的尴尬,
现实生活中当产后妈妈告诉你拎个重物、抱下宝宝、几声咳嗽,打个喷嚏,甚至弯个腰,小便都会不自主的溢出来;
一些年长的老人诉说着便秘、漏尿子宫脱垂、盆腔痛等难言之隐时;
我们不能置若罔闻,
因为这不是传说,而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在作祟,
是病,得治。
什么是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指盆底支持组织由于退行性变,损伤,导致支持组织松弛进而盆腔脏器移位而出现一系列的病症,主要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排便障碍,慢性盆腔疼痛和性功能障碍等。PFD发病率高,患病人群广。
很多女性不知道如何处理,往往等病情已经很严重才到医院就诊,但这时即便是手术治疗也可能达不到满意的效果。
因此,女性朋友们一定要早筛查、早诊断、积极治疗。
盆底超声检查的目的:
盆底超声以其无创伤、无射线、实时、动态、重复性好以及高分辨力成为诊断和筛查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首要方法。
1. 产后女性的盆底功能评估
2. 可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及病情程度评估
3.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手术疗效评价和植入材料的观察
4. 盆底康复疗效评价
5. 盆底炎症或肿瘤性病变的诊断。
盆底超声的适应人群:
临床上凡是怀疑有盆底疾病或具有盆底异常高发因素的患者,
盆底术前、术后评估,均可进行盆底超声检查;
特别是产后盆底功能的评估,应该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
盆底超声的检查前准备:
盆底超声检查操作简单,
只需检查前10分钟排空小便。
方法是将超声探头置于会阴部,
通过观察比较患者静息、缩肛和Valsalva状态下
盆腔脏器的位置变化,从而评估盆腔内脏器有无脱垂及盆底肌肉的损伤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