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的建设 > 内容详情

党的建设

脱贫攻坚一线故事--730天的温暖和感动 真情述说精准扶贫

作者:    来源:  人气指数: 次      时间:2017年04月17日 10:16:00

【背景】巴中所辖三县两区均属贫困县区,建卡贫困人口达31.83万人,而全市人口只有410多万,贫困发生率达到7.76%。地理区位、自然环境、交通、教育等等方面的不足,已经成为横亘在这个美丽古城脱贫道路上的拦路虎,“宁愿苦干,不愿苦熬!”2017年市委书记冯键用8个字的巴中精神为全市新一轮扶贫工作打开了思路。

“帮扶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约束性、否决性指标,如果有几十户哪怕只有几户没脱贫,我们就不算完成任务。不管这项任务有多艰巨,我们都不能气馁,在新一轮的脱贫攻坚战中,只能决心更大、举措更明、力度更强,不破难题终不还!”——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方明恒。

2017年的初春,春意暖暖,在通江县长坪乡景家营村,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幅景象:细柳柔丝拂水塘,溪流涧水荫稻梁,翔空紫燕翩翩舞,房前桃花阵阵香。如果说脱贫攻坚是一场大考,那么景家营村村民们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便是这场考试中最满意的答卷。正在地头察看果苗长势的市中心医院驻村第一书记李春为我们讲述了两年来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和正在发生的变化! 从2015年初到任至今,李春的心里已经装下了一箩筐的扶贫故事,山村一天天在改变,村民从不信任、刁难到依赖如亲人,回顾着这些经历,李春打趣到:“扶贫是真难啊,不然怎么叫扶贫攻坚呢?”

因地制宜,做足“扶贫”文章

 

 

到过的人都知道,过去的通江县长坪乡景家营村,是一处地处半山腰,交通不便,经济十分落后的穷山村,全村总人口804人中,青壮劳力大都选择了外出打工,村内长期居住170人,留守儿童35人,人均年收入不足4000元,是出了名的贫困村,想要脱贫,难度很大。2015年,市中心医院接过难题,立下军令状,三年内让其摘帽脱贫。压力催生动力,农村“放牛娃”出生的青年干部李春起袖子,卯足干劲,主动请缨派驻景家营村担任第一书记。现实和想象不仅仅是几十公里的差距,刚到村里,李春便傻了眼,没想到这里竟然如此落后:到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大山,仅有一条弯曲狭窄的小路通到村里。全村没有一处水利设施,没有卫生站,没有村小学,没有幼儿园,房屋都在山里,步行过去极为困难。“这是考验,题虽难,只要思路正确,一定能迎刃而解。”李春对自己有信心。先对村内贫困户进行入户走访,然后摸清摸透他们的致贫原因并精准识别,最后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脱贫计划,短短的一个月内,李春便带领村民吹响了脱贫的“冲锋号”。

“空心”变“实心”,让致富门路“活”起来

 

 

黑黝黝的脸庞,起老茧的粗大双手还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眸……这是2017年在景家营村见到李春时留下的深刻印象。“既然咱来到这里,就不好意思空手回去,一定要想尽办法带领乡亲们脱贫。”交谈中,李春的话很实在也很坚定。该村共有因病(残)、因老以及因学3个致贫原因,另外,由于地理条件较差,劳力外出也给村脱贫带来了一定困难。“这是一个实际的‘空心村’,我摸索了很久才想出让‘空心’变‘实心’的办法,你们看,全村一共650亩耕地,田302余亩,地348亩,可挖潜力不小,光弥猴桃、折耳根种植,核桃种植就能让村民年人均增收2000余元。可是核桃种得再好,产量再高,运不出去等于零,所以我们新修和改造硬化村级道路7公里,新建产业园区道路3公里,足以保障农产品运得出去、外面的人走得进来。”据李春介绍,修这条路绝不仅仅是为了让农产品运得出去这么简单。他告诉我们,许多人都出去打工,有的人还在周边或者市区内买了房子,村内闲置的宅基地共有30多处,目前他正在与相关政府部门、法律人士进行咨询、论证,下一步想与外出的村民签订协议,整合资源,修整民,以便发展乡村观光旅游、度假项目,让致富门路变‘活’,增加收入。而年老的乡亲也可以通过简单劳动赚取一定的管理费用。

让乡亲们“奔头”更足

 

 

依托主导产业,实现集体经济增收,这是景家营村的脱贫主线。特色养殖和经济作物种植能让贫困户翻身致富,看着棚内一棵棵猕猴桃苗、核桃苗,如今已经长到了一人高,景家营村村民王在华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脸,对自己家今年脱贫也是有了底气,他说“如今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最起码有了‘奔头’,不像以前,因为穷,啥都指望不上”。王在华和妻子今年都是47岁,家中有两个孩子,大女儿23岁,如花似玉的年龄,由于患有重病,全身瘫痪,常年卧病在床,小儿子今年16岁在乡上读高一。“自从2014年以来,村里对像我们这样的贫困户进行了建档立卡,在详细了解了我们家的情况后,李书记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你们看,这些果苗长得多好,我们大家干劲很足。”一边说,王在华一边流下了激动的眼泪。可以说,正是扶贫工作的开展,正是市中心医院的到来给许许多多像王在华一样的贫困村民带来了过上好日子的希望。日子一过就是两年,两年中李春多次向上级争取产业扶贫项目和帮扶资金,期间的委屈和艰难,不言而喻。“我们通过争取市级产业扶贫资金40万元、自筹资金6万元,大力发展种植产业园。目前已流转土地30亩,配套道路、供电、排水、围栏等设施,预计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3700元。”

让村居综合设施更完善,让情更深 意更暖

 

 

李春表示,在推进产业扶贫的同时,市中心医院多次增加投入,着力改善全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让住者有其房、耕者有田、医者有其保、老者有其养、行者有其路、休闲有环境、集体有收入。他介绍,原来景家营村公共设施落后,村委无办公地点,无卫生站,之前是借助原一破旧学校两间教室暂时办公,且倒塌过半,已形成危房;村居整体规划也不到位,道路未硬化,无排水设施,环境卫生极差。两年中,在市中心医院指导下,先后争取和筹集资金建设村内外基础设施,目前情况大有改观。在崭新的村委会办公室,一张张公示着贫困户信息、结对帮扶名单、致贫原因、增收项目等内容的一览表占据了大半面墙。村里各项关于扶贫工作的文件整齐排列,各项职责牌醒目地挂在墙上,谁负责哪些工作清晰可见。亲情慰问、一对一帮扶、考核测评,市中心医院一次又一次与景家营村心贴心、面对面,村中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他们坚定的足迹。“作为精准扶贫的先锋队,这支队伍的责任担当意识和实际工作成效,关系扶贫工作的方方面面。只有我们先把工作做好了,才能赢得村民的信任。”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方明恒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中有34户134人已经摘帽脱贫,一家一策的路子和村有集体经济的建成,使村民们增收的渠道越来越多。“两个上学娃的教育补助去年底已经到位,儿子去县里接受了技术培训,希望今年能多挣些钱……”在曾经的贫困户周长军的家里,他激动地讲起今年的打算。村民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以前一些贫困户还给我说,我们这个地方就这个样,祖祖辈辈种庄稼,生活能好到哪里去?因此治穷还要从思想上找根源,要想办法帮助贫困户解开思想上的疙瘩。”李春说。培训、学习、换思想。“看到市中心医院为我们脱贫致富这么下力气,我们也要好好努力实现增收。”在如今的景家营村,这是村民们最常说的话。

巩固成果再发力

两年来,贫困户的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驻村工作队也紧接着开始下一步的工作。李春介绍,现在要做的就是巩固和扩大脱贫成果,未脱贫的重点帮扶,已经脱贫的防止脱贫又返贫使用好各项产业资金,引导已脱贫户适当扩大种植养殖规模,并创新增收项目,巩固产业扶贫成效……

 

    看数字,看村民脸上的笑容,看村里发生的实实在在的变化,在无形中透着一股火热的拼劲。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通江县长坪乡景家营村正以踏实的脚步,迎接一个新的春天的到来。

 

 

相关链接:人民网对我院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