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我国卫生部确定每年5月20日为“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这是由国家卫生部为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而设立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献给所有哺乳母亲与新生宝宝的节日。
母乳是孩子最好的食物,它独一无二,不可取代。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身体、市场等诸多因素影响母乳喂养。
产后及时开奶及正确喂哺的妈妈乳腺炎明显减少,母乳喂养中出现的问题也显著减少,母乳喂养会坚持更长时间,宝宝情、智商发育更好。
因此我们呼吁所有的妈妈都能加入到母乳喂养的队伍来,好好珍惜您给宝宝的第一份礼物。
母乳分为三个阶段
1. 产后1-7天分泌的乳汁叫初乳,量少但浓度很高,颜色类似黄油。富含抗体、丰富的蛋白质、较低的脂肪及宝宝所需要的各种酶类、碳水化合物,含乳糖、脂肪、水溶性维生素较少。初乳中免疫物质可以覆盖在婴儿未成熟的肠道表面,组织细菌、病毒的附着。
2. 产后7—14天间所分泌的乳汁称过渡乳。含蛋白质量逐渐减少,而脂肪和乳糖含量逐渐增加,系初乳向成熟乳的过渡。
3. 产后14天后所分泌的乳汁称为成熟乳,成熟乳看起来要比牛奶清一些,可分为前乳和后乳。
母乳喂养的好处
1. 婴儿方面:易消化,易吸收,含有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有助于婴儿发育;保护婴儿免于感染,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减少过敏性皮炎的风险;减少儿童期肥胖的发生;有利于母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宝宝的情感发育。
2. 母亲方面:有助于建立亲子关系;有助于推迟再次妊娠;帮助子宫收缩,减少阴道出血,预防产后出血;减少发生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危险,保护母亲健康;消耗母亲多余脂肪,促进体型恢复,使乳房丰满。
3. 家庭方面:经济、方便、温度适宜、减少污染的机会。
4. 社会方面:母乳喂养的孩子身体素质好,不易患病,有利于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母亲与婴儿依恋更多,小儿智能、社交能力发育好,有助于家庭和睦、社会安定。
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方法
1.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
2.了解母乳制造和分泌机制;
3.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4.按需哺乳、母婴同室;
5.保证乳汁充足;
6.开奶前不给婴儿喂任何食物或饮料;
7.不要给吃母乳的婴儿使用奶瓶、奶嘴。
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向全球的母亲倡议:在生命的最初6个月,应对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以实现最佳生长、发育和健康之后添加营养丰富的补充食物,继续母乳喂养至两岁或两岁以上。纯母乳喂养是指母亲喂哺自己的婴儿,不添加任何食品和饮料,包括水。对于母亲挤出的奶,不能用奶瓶喂养,可用小杯子喂哺。
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的好处
1.早吸吮有利于建立泌乳反射和排乳反射,婴儿获得初乳的营养;
2.增加母亲体内泌乳素和催产素的含量;
3.加快乳汁的分泌和排出;
4.锻炼宝宝吸允能力;
5.首次哺乳30分钟内进行、越早越好;
6.让宝宝尽早获得营养补充,避免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
7.还可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促进乳汁的疏通。
母乳喂养的小知识
按需哺乳:婴儿饿了或母亲乳房胀了随时哺乳,喂奶的次数和间隔时间不受限制。
母婴同室:母婴24小时在一起,每天分开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
保证乳汁充足:
树立信心,相信自己有足够的乳汁
多接触、勤吸吮,按需哺乳,每天8-12次,注意夜间坚持喂母乳。
正常足月新生儿不要增加母乳以外的任何饮料、食物。
母亲注意休息、放松和均衡营养。
做好乳房护理。
哺乳姿势:
母亲放松舒适,用手托住婴儿臀部;
婴儿身体贴近母亲,脸向着乳房,鼻子对着乳头;
婴儿头与身体呈一直线;
婴儿下颌紧贴乳房。
喂奶体位:摇篮式、侧卧式、交叉式、 橄榄球式。
托起乳房的方法:食指支撑着乳房基底部;大拇指放在乳房的上方,呈C字形;托乳房的手不要在太靠近乳头处。
婴儿正确含接:
婴儿嘴张大,下唇外翻;
舌呈勺状环绕乳晕;
面颊鼓起呈圆形;
可见到上方的乳晕比下方多;
慢而深的吸吮,有吞咽动作和声音。
路过点个赞吧!
扫描下方二维码,及时了解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