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党政要闻 > 内容详情

党政要闻

全市社会各届热议党代会报告

作者:    来源:  人气指数: 次      时间:2016年11月30日 00:00:00

建设“五彩巴中”我们信心满满

  市第四次党代会的召开在全市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热议党代会报告,纷纷认为,市委书记冯键代表中共巴中市第三届委员会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客观、实事求是地概括了过去五年巴中人民不畏艰难、不甘落后、不折不挠推动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并明确了今后五年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的奋斗目标,让大家对决胜脱贫攻坚、建设“五彩巴中”、早日闯出一条以绿色生态为核心竞争力的绿色发展之路充满信心。

  巴城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镜头 巴州主城区

  对象

  张鹏程 市人民检察院政治部主任

  邓建勇 巴州区宕梁街道办事处红岩社区党支部书记

  张晓爱 企业退休职工

  连日来,巴城干部群众高度关注市第四次党代会,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详细了解会议内容,学习会议精神。大会提出的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新思路、新目标让大家欢欣鼓舞。纷纷表示,要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建设“五彩巴中”决胜全面小康而不懈奋斗。

  机关干部有目标

  再添新措施再上新台阶

  “市第四次党代会工作报告客观总结过去,对未来五年的规划符合巴中实际。”市人民检察院政治部主任张鹏程告诉记者,过去五年,全市检察部门围绕市委中心工作,通过检察专题行动等一系列活动,积极维护社会稳定、推进法制巴中建设。张鹏程介绍,下一步,全市检察机关将认真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发挥职能、服务精准扶贫;强化法律监督,积极查办有关犯罪;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为检查工作提供坚强的人才和智力保障。“争取再添新措施,使我市司法公信力再上台阶,为建设‘五彩巴中’做出积极贡献。”

  社区书记有规划

  形成多元化社区治理体系

  “市第四次党代会工作报告,为社区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对我们来说,具有操作性、示范性、可借鉴性。”巴州区宕梁街道办事处党支部书记邓建勇表示。

  “未来五年,我市社区人口将会更加聚集,治理难度也会更大。”邓建勇表示,接下来,红岩社区将打破传统服务机制,在社区推行公共服务窗口,落实贯彻区级部门下58项公共服务;打破过去组织构架单一的模式,整合社区党建资源,形成多元化社区治理体系。

  退休职工有期盼

  巴中发展令人自豪

  今年68岁的企业退休职工张晓爱告诉记者,巴中这几年在城市建设和交通发展方面变化巨大,作为土生土长的巴中人深感自豪。“党和政府把巴中发展、规划得越好,我们老百姓未来的日子就会越过越好。我是一名企业退休职工,我对今后养老体系建设方充满期盼。”

  巴州区 让宏伟蓝图早日成新景

  镜头 巴州区

  对象

  焦国刚 巴州区龙台村村支书

  向禹 巴州区农工委干部

  杨凌 巴州区市民

  11月28日,记者走进巴州区街头巷尾、农村社区,就报告中提到的脱贫攻坚和一系列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规划现场访谈。一个个决策部署,一项项有力举措,让巴州区老百姓充满了信心。大家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建设“五彩巴中”的宏伟蓝图必将成为现实。

  村支书有希望

  不再担心“被脱贫”

  “原来我们村交通不便,也没有什么致富产业,谁能想到,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我们村不但建起了聚居点,还发展起了种植养殖产业。”64岁的巴州区龙台村村支书焦国刚激动地说,这几天,村里正在研究脱贫摘帽后还能否享受到政策红利、特困户如何不返贫等问题。党代会报告提出“要集中力量对个别最困难贫困户的未脱贫问题靶向扶持,对返贫对象进行对症帮扶,对已脱贫的村和户扶上马、送一程,在稳定脱贫不返贫的基础上,实现2020年同步全面小康,确保‘不落下一户一人’”的思路,这让当地村民看到了市委、市政府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当了半辈子农民,穷了半辈子,如今村里有产业,还要发展乡村旅游,农村变成了景区,我们都很兴奋。”焦国刚说,大家再也不会担心“被脱贫”“数字脱贫”这些问题了。

  农委干部有底气

  增强群众幸福感

  近年来,巴州区向农村改革试验区要出路,向群众实践汲取智慧,既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也注重上下结合、基层创新,将53万农民脱贫奔小康的强烈愿望转化为改革创新的源源动力。“在认真阅读了市第四次党代会报告后,我感到干劲更足了。”巴州区农工委干部向禹说,报告提出“要紧扣脱贫攻坚,深化农村集体资产股权量化、土地增加挂钩、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等改革措施,加强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晚上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引进培育机制和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让人备受鼓。“作为三区叠加的巴州,‘三农’仍是全面小康的短板,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措施,尤其让农村看到了希望,增强了城乡居民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普通市民有呼吁

  留住一片“巴中蓝”

  “‘巴中蓝’来之不易,在加倍珍惜的同时,我们也要加倍努力。”巴州区市民杨凌说,近年来,巴中很多次连续几个月空气质量位居全省第一,让人十分自豪。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坚持绿色发展、低碳生活,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守住生态保护红线,实现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对我们普通市民来说,应该举一己之力共同保卫这片蓝天,上下一心为“巴中蓝”筑牢更坚固的屏障。

  经开区 坚持三区同建共建美好新区

  镜头 经开区

  对象

  李华 经开区中营村村民

  王世太 外地在巴务工人员

  巨朝德 经开区时新街道沙溪社区居委会主任

  过去5年,新区圆满完成了阶段发展目标,产业发展从无到有、城市建设从零起步,14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10平方公里产业园区具备雏型,一座产城融合的新区正在崛起,已成为巴城“一城两翼”大框架的重要支撑,是巴中经济提升速度最快、人民群众获得实惠最多的区域。

  贫困村村民有奔头

  办好农家乐过上好日子

  经开区中营村村民李华一家今年住进了“巴山新居”。他说:“我们巴中这几年发展很快,特别是经开区老百姓感受最深。今年,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修起了漂亮的新居,还要打造旅游景区,我的农家乐也快开业了,相信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建筑工人有目标

  为巴中人打造健身好去处

  报告中提出,经开区要加快产业集聚和创新创业,园区、景区、社区三区同建,提高新区承载能力。在市体育中心项目建设现场,工人王世太和工友们坐在电视机前收看市第四次党代会盛况。“虽然我不是巴中人,但是在巴中打工的这些日子,我深切感受到这里的变化,我为能参与巴中建设而自豪。今后在项目建设中,一定会严把工程质量,建设合格高品质的项目,为巴中市民打造一个体育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社区干部有打算

  更好地为新区群众服务

  经开区时新街道沙溪社区居委会主任巨朝德这几天一直关注着市第四次党代会的情况,他深有感触地说:“听了报告后我很激动也很振奋。经开区正在加快建设九寨山彩色森林公园,沙溪村正是项目的主战场,待项目建成后,公园的大门就在我们这里。今后我要通过学习党代会精神,把目标任务落实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中,更好地为新群众区服务,为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AAAAA级旅游景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恩阳区 以“加快发展”推动“日新月异”

  镜头 恩阳区

  对象

  郭崇显 恩阳区群乐乡新河村“第一书记”

  李忠良 恩阳区卫计局干部

  张国桥 恩阳中学教师

  作为我市“最年轻”的县区,恩阳区各级干部群众高度关注市第四次党代会。

  “第一书记”有干劲

  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战

  恩阳区群乐乡新河村“第一书记”郭崇显从四个方面聊起了过去五年巴中的巨大变化:一是交通更加便捷,二是城市快速崛起,三是农村基础设施日益改善,四是产业不断发展。“ 报告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点,一是持续加大交通建设力度,恩阳机场 2017 年底通航;二是“十三五”末,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 亿元、翻一番,令人充满干劲。”作为一名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党员干部,郭崇显说,脱贫攻坚是未来五年全市的“ 重头戏”,报告用很大篇幅来部署这项工作,足以看出市委、市政府对脱贫奔康的决心,这不仅增添了我们的工作动力,更加坚定了我们必胜的信心。

  卫计干部有雄心

  加大全区三甲医院建设力度

  “恩阳建区以来,实现了全区483个乡镇村村有卫生室、有乡村医生,基层医疗条件大力改善,群众就医环境更好了,花钱更少了。”谈起过去五年恩阳医疗条件的变化,恩阳区卫计局干部李忠良很自豪。他表示,此次党代会他最关心民生改善的话题,“结合党代会要求和恩阳区实际,恩阳将加大三甲医院建设力度,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加大对医疗保障的投入,服务好即将到来的‘二孩’潮”。

  中学教师有动力

  为巴中教育更有作为而努力

  张国桥是恩阳中学的一名教师。他说,过去五年,巴中文化建设成就卓著,举办了以“环中赛”为代表的相关大型赛事,今年又成功举行了“自博会”和巴人文化艺术节,随着建设“五彩巴中”目标的提出,相信巴中的文化涵养、市民素养等综合软实力将进一步提升。“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刻感受到过去五年来,巴中对基础教育的硬件投入、师资队伍引进、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作出的努力。随着教育条件的不断改善,高中教育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提升,今年恩阳中学学生高考成绩突破新高,正是全市教育发展的一个生动例子。”张国桥说,“相信未来五年,在新的市委领导班子带领下,巴中教育将定会有更大的作为。”

  平昌县 加快绿色发展建设“五彩巴中”

  镜头 平昌县

  对象

  林春来 平昌中学退休教师

  王倩 平昌县个体商户

  平昌作为全市人口大县,过去五年发展迅猛。在阅读了市第四次党代会报告后,平昌干部群众在为巴中过去五年的工作成绩点赞的同时,也对加快绿色发展、建设“五彩”巴中、同步全面小康充满了希望。市民们纷纷表示报告既高屋建瓴,又体恤民情,相信通过全市人民未来五年的不懈努力,巴中一定会建设得更加美丽。

  退休教师有观点

  经济指标上升体现民生改善

  “报告中说,过去五年,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54.5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1倍。这充分说明老百姓手里有钱了,购买力增加了。”平昌中学退休教师林春来说,这个数据就是民生改善的直观体现。同时,报告还从五个方面就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新要求,说明从严治党已经形成了一种常态。

  个体商户有平台

  倍加努力实现创业梦想

  平昌人王倩,自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平昌从事个体创业。在看到报告中关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内容时,她非常高兴。她说,报告为今后大众创业工作指明了方向,在规划引导、税费减免、融资保障、技能培训等方面都为创业创新者提供了政策支持,同时指出还将搭建更多创业创新平台,这些都给了像她一样的年轻人无限的发展空间。她表示,一定会在创业路上倍加努力,通过政府搭建的各类创业平台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通江县 脱贫信心足发展有干劲

  镜头 通江县

  对象

  张上栾 通江县毛浴乡迎春村“第一书记”

  吴劲松 通江县空山乡乡长

  通江县是全市幅员面积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县区。市第四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到2019年通江县全县脱贫,贫困村全部销号,在全县上下引起了热议。

  “第一书记”有心愿

  全力实施脱贫攻坚

  正在某医院就医的通江县毛浴乡迎春村“第一书记”张上栾通过电视收看市第四次党代会闭幕盛况。一个月前,他在扶贫路上受伤导致腹腔囊肿。“如今通江农村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全力实施脱贫攻坚,让派驻的贫困村能够早日脱贫摘帽,让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

  基层干部有思索

  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空山实际

  在通江县城最北端的空山乡,该乡乡长吴劲松行走在乡间小路上,他在思考如何将报告中提到的“加快绿色发展”理念深刻融入到空山乡的发展规划中去。

  空山是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地带,森林覆盖率在90%的以上。“我们请中山大学教授量身制定了整体发展规划,走旅游扶贫的道路。”吴劲松告诉记者,“空山黄牛是空山的招牌,但是产量不高。我们正在思考如何扩大规模,提高品牌知名度。”

  南江县 合力攻坚筑牢百姓小康梦

  镜头 南江县

  对象

  陈建志 南江回乡创业人士

  赵学太 南江县高塔乡高家河村贫困户

  连日来,有关市第四次党代会的话题是南江人民议论的焦点。特别是报告中提到的民生政策、民生问题,一系列有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规划更是让大家喜笑颜开。

  回乡创业人士有方向

  一心一意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11 月28 日一早,陈建志拿着当天的《巴中日报》认真地阅读起来。“我很关注报告里的产业发展、扶贫政策。”今年28 岁的陈建志是一名回乡创业人士,2015 年3 月,他和堂哥陈鑫自筹资金创立了南江县兴农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 把村里荒废的土地利用起来,带动当地群众共同致富。”

  报告中提出的“建设‘五彩巴中’”“推动‘五大跨越’”,初步形成以绿色生态为核心竞争力的新兴增长极,陈建志特别关注,“这一目标体现了市委高瞻远瞩的决策部署,为我们回乡创业人士指明了方向。”陈建志决定,在今后的产业发展中,将更加注重产品有机化、园区规模化、农业信息化,为决战脱贫攻坚,带动群众致富贡献自己的力量。

  贫困户有信心

  政策红利不断惠及民生

  近年来,南江县根据搬迁安置方式,对贫困户家庭实行3.5万元/人、3万元/人、2.8万元/人、2.5万元/人、1.7万元/人等五档差异化补助。对鳏寡孤独、“五保”等无能力建房的特困户,通过建设廉租房、幸福院等方式集中安置。

  11月28日中午,南江县高塔乡高家河村贫困户赵学太一家人忙完地里的农活后,就通过手机新闻了解市第四次党代会的情况,并对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的打赢脱贫攻坚战,筑牢同步全面小康底部基础的目标,表示欢欣鼓舞。

  “这几年这几年,好政策不断惠及民生好政策不断惠及民生,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赵学太说,全村在党委、政府的带领下,依托 500亩甘蔗园、500亩核桃园、400亩猕猴桃园发展产业,让聚居点28户贫困户吃下了“定心丸”。

  “国家政策红利不断,对我们巴中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赵学太说,“无论是我们一家人,还是高家河村其他贫困村民,都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app_ewm_down.gif

扫一扫,关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