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体检中心 > 健康指导

健康指导

动脉硬化早期发现的意义

作者:吴慧    来源:    时间:2018年01月07日 21:42:14

动脉硬化指的是由于早期动脉壁的病变而引起的组织改变,进而致使动脉壁弹性下降,由此产生的局部或大范围的管壁肥厚或变性现象。这种早期病变从血压和血流状态的持续来看,可以说是动脉壁的弹性降低引起了动脉机能的大幅度减弱,也是严重缺血性病症的起因。我们都知道,动脉硬化的发生基本上没有征兆,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对美国士兵的检查显示,30岁以下的年轻士兵中就已经有了动脉硬化的例子,所以说动脉硬化决不只是中老年人的特有病症,它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同时,就人类而言,随年龄的增长动脉硬化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说动脉硬化性高血压也几乎不可避免,只是发病危险因素的有无是疾病进展的关键所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在诊断动脉硬化疾病的时候,我们一直力求能够尽早诊断出来,排查发病危险因素,及早进行有针对性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从事脑力劳动40岁左右的人群中一半以上个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有1/4个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约有10% 罹患较为严重的冠心病,随时可出现心肌梗塞等,却因未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和治疗,铸成悲剧。追根到底都是血管惹的祸,其根源是动脉血管粥样硬化。

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过程较为缓慢,起病多在青少年,发病多在中老年。动脉硬化早期,机体可无任何症状,仅仅表现为动脉弹性下降、僵硬度增加,随着时间推移和不良生活及环境因素的持续性影响,胆固醇等脂质成分在动脉壁上沉着,造成动脉管壁粥样硬化加重,导致动脉管壁狭窄而出现心绞痛、心肌梗塞,脑中风,甚至猝死等。

      由于动脉硬化的早期发现对治疗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所以当前在较早阶段发现动脉硬化前兆的研究很盛行,并且已经开发出了早期诊断和进展期动脉硬化诊断检查的诸多方法:脉搏波传导速度(PWV)、颈动脉超声波检查、眼底检查、末梢动脉超声波检查、脚踝血压测定、CT扫描、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血管造影(数字化)、体温测定仪等。

现阶段我国多数医生都在花大量时间治疗已经患病的病人。我国内科学会、心血管学会、高血压学会、全科医学学会等,在预防心脏病学、脑血管病学领域方面花了大量精力,制订了相关的预防指南,着重于向社会和民众推广早期预防的观念。

目前中国受到生活方式欧美化的冲击,造成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生活方式病流行,但改变生活方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以检查出来早期病变加以控制就特别重要。目前日本东京医科大学已经做到了用PVW来评估动脉硬化程度;用ABI评估动脉狭窄程度。例如日本的医生要让人们知道,在50岁前就应该了解自己的PVW、血压值,特别是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者。

人们容易认为动脉硬化只是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其实在20岁左右,病变就悄悄来临,病变也会悄悄发展,因此从预防观点看,通过动脉硬化检测来早期检查病变,而不要到中老年粥样班快形成之后才进行检查治疗,为之晚唉!现在提倡早期做动脉全身检查的重点人群如下:

1、 走路时一走就会脚痛,脚麻无力,停下休息可改善症状着;

2、 长期吸烟、饮酒、高血脂、高胆固醇过于肥胖者;

3、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要定期做检查);

4、  有家族史的人群!

0
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