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党政要闻 > 内容详情

党政要闻

我市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作者:    来源:  人气指数: 次      时间:2016年12月15日 00:00:00

  总动员 齐发力 脱贫攻坚首胜可期

  “精准”“创新”“合力”……收官在即,回望2016年全市脱贫攻坚工作,一串串饱含新意与温暖的关键词跃然眼前。

  今年以来,我市以“等不起”的速度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要求,深入推进“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被省委书记王东明肯定为“贫困地区后发赶超的典型”。截至目前,全市共28060户97748名贫困人口退出,超省定目标6731人。

  合力

  重拳出击直指硬骨头

  5年脱贫攻坚,第一年的作为至关重要。这场攻坚战,全市重点围绕9.6942万贫困户、31.83万贫困人口和699个贫困村,要面对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迎难而上,我市制定了《巴中市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和17个扶贫专项方案年度实施计划,出台了《巴中市脱贫攻坚考核问责办法》和《巴中市贫困对象退出办法》,及时下发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小额信贷、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等10余份指导性文件。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强顶层设计,奠定了脱贫攻坚成效的政策基石。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后,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主要领导不仅挂帅,而且出征,真正把脱贫责任扛在肩上、工作抓在手上。全市上下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压实责任,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抓扶贫的局面。

  成立市扶贫开发协会,在北京、上海等地设立10个扶贫联络处,扎实开展“结对认亲、爱心帮扶”“千企帮村”等活动,累计吸引社会资金12.35亿元参与扶贫,募集社会资金8400万元,13.8万户群众受益。

  一系列措施和部署表明,“十三五”开局之年,全市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的大扶贫格局日渐形成。

  创新

  改革为脱贫注入一池“活水”

  市扶贫移民局工作人员测算,按照投入2万元帮扶一个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全市31.8万人脱贫需要63亿多元,相当于去年全市财政收入总额的3倍。“地方财力薄弱,财政支出主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几乎是所有贫困地区的通病。2014年9月,国土资源部提出支持巴中市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等6条措施;今年2月17日,国土资源部再度加大扶贫政策力度,规定“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开展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地区开展增减挂钩的,可将增减挂钩结余指标在省域范围内流转使用”。

  政策刚一落地,我市就“抢抓机遇”,成为全国第一个实施土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省内跨市流转的地区。截至目前,省内跨市流转结余指标交易4500亩,收益13.28亿元,累计建成(购房)8168户,入住4693户。

  土地增减挂钩是我市抢抓脱贫攻坚“机遇期”,充分发挥政策红利推动脱贫攻坚作用,聚焦“五个一批”和年度目标,创新脱贫攻坚各项举措的一个缩影。

  为了让5.2万户困难群众从高寒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洪水淹没区等地搬出,我市在年初专项资金还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向省农发行贷款39.9亿元,平均每个县(区)8亿元,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启动资金。到今年年底,3.86万户困难群众将搬进新房。

  “真没想到,交了18元钱,就把病治好了,这都是因为政府的政策好。”近日,家住恩阳区玉井乡贾村的建卡贫困户李仕兰谈起医疗扶贫给她带来的实惠,满脸笑容。为掐断因病致贫、返贫的“根”,我市制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扶助办法》,实行“四个到人”“先治疗后结算”制度,确保在县域内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贫困群众医疗费用个人支出控制在10%以内,全市因病致贫家庭减少1.95万户。

  此外,我市还及时出台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办法,整合涉农项目55个、资金55.85亿元,到位51.4亿元;对标达标建立脱贫攻坚项目库,每个预销号贫困村保障1000万元资金投入,累计发放小额信贷8.82亿元,带动5.55万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创新教育扶贫措施,努力确保解决一人读书、实现一人就业、带动一个家庭脱贫,269个村校实施标准化建设,资助贫困大学生1.73万人次,解决7000名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问题。

  考核

  用机制倒逼助推脱贫

  我市把强化监督检查作为推动脱贫攻坚措施落实的基本方法,边督导边调研,既问责又问计。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深入脱贫攻坚一线,实地调研指导,针对问题研究问题成为常态。走村入户摸实情、找问题、商对策,帮助完善扶贫规划,制定产业扶持和医疗救治救助等具体办法措施,积极引导贫困户发挥内生动力主动脱贫,指导基层合力攻坚。

  今年以来,我市先后全覆盖组织开展脱贫攻坚专项督查、蹲点调研、评估验收等6轮督查督导。特别是8月份,市级领导和市级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带队,对2016年拟退出的239个贫困村,市级领导、市级部门挂联贫困村,被督导贫困村2016年预脱贫户开展为期不少于两天的蹲点调研督导,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类处理和会商研究,动态掌握了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落实了针对性措施,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有序开展。此外,自11月18日起,我市还组织力量,由市级48个市级有关部门组成48个验收工作组,对2016年拟退出的239个贫困村开展全覆盖验收工作。

  自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开展以来,我市积极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强化脱贫攻坚抓手,持续传导责任压力,用机制倒逼助推脱贫。其中,把脱贫攻坚年度目标考核分值提高到20分,实行月督查、季考核、年终汇总,目标倒逼节点推进。建立“巴中市脱贫攻坚指挥中心”,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对脱贫攻坚实行云平台综合分析、动态化时时监测、一站式立体指挥、点对点跟踪落实。每季度召开流动现场推进会,现场验靶交账;每月召开两次脱贫攻坚定期会商例会,研判形势、查找问题,督促整改落实。

  同时,配合国务院督查组和省督查组,市县联动、部门联动,每季深入乡镇、村社、农户对脱贫攻坚推进情况开展抽查、暗访督查,整治脱贫攻坚领域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人和事,查出违规使用资金2440.69万元,发现问题159个,党纪政纪处分68人,组织处理30人,移送司法机关3人。

  责任压实,方法精准,形成合力。开局之年,我市脱贫攻坚战进展喜人,首战首胜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