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检验再观摩 再动员再部署
12月15日,全市脱贫攻坚流动现场会召开。由市委书记冯键,市委副书记、市长何平分别率队,参会人员兵分两路到各县(区)示范点参观考察。通过实地走访、查看资料、听取汇报等方式,重点检查观摩贫困村“七有”达标情况、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发展等内容,这既是对今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一次检验,也是对决胜脱贫攻坚、建成全面小康的再动员再部署。
——全市脱贫攻坚流动现场会参观侧记
立下愚公移山志 打赢脱贫攻坚战
12月15日,全市脱贫攻坚流动现场会召开,由市委书记冯键,市委副书记、市长何平分别率队,参会人员兵分两路到各县(区)示范点参观考察,通过实地走访、查看资料、听取汇报等方式,重点检查观摩贫困村“双七有”达标情况、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发展等内容。这既是对今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一次检验,也是对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的再动员再部署。15日上午,与会代表来到南江县金碑村,村卫生室、文化室应有尽有,通村硬化路盘绕村中,不少村民沐浴着冬日和煦的阳光,在休闲散步健身。据了解,该村通过成立集体资产管理公司,打造升级文化室、卫生室,并配备专职村医,积极争取资金改善基础设施,扎实推进村“七有”。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旧房改造,改善贫困户居住环境,帮扶单位采取“以羊还羊”的方式帮助贫困户持续脱贫不返贫,全力实现户“七有”。该村2016年预脱贫24户19人,已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对标“双七有”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首战
“立下愚公移山志,打赢脱贫攻坚战。”车子驶入平昌县泥龙镇小山村,村口一座民居外墙上的标语特别振奋人心;“2016年脱贫摘帽百日攻坚行动作战图”醒目地挂在村脱贫攻坚办公室墙面上。泥龙镇党委书记田耕川说:“小山村在脱贫攻坚‘百日行动’中,坚持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形成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抓的管理格局,带动全员参与,确保小山村达到‘一低七有’、贫困户达到‘一超七有’目标,从而如期实现脱贫摘帽。”
脱贫攻坚是建设“五彩巴中”、实现全面小康的底基。市第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未来五年,全市上下必须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围绕“一本账、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目标措施,聚焦“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坚持“双七有”标准,工作向脱贫攻坚聚力、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决胜战。2017年巴州区、恩阳区脱贫,2018年南江县、平昌县脱贫,2019年通江县脱贫,贫困村全部销号,建卡贫困户越过扶贫标准线,贫困发生率控制在3%以内。
这是承诺书,也是冲锋号,一个个温暖人心的目标,一项项精准发力的举措,众志成城、攻坚拔寨,正向着“全面小康”冲刺。
■抓好易地扶贫搬迁
扎实推进脱贫攻坚
走在南江县东榆镇桥坝村,放眼望去,幢幢新居拔地而起,条条道路穿梭其间,座座水塘滋养着村民们的心田,核桃种植园里是大家忙碌的身影,黄羊养殖小区传来“咩咩”的叫声……
桥坝村以“山地特色”为引领,采取依山就势、就地取材等方式,在建设中融入当地风俗民俗文化元素,建设环境优美、错落有致、文化浓郁、生态环保的特色新村。据悉,该村易地搬迁77户,其中分散安置9户、投亲靠友7户、进城购房4户、土地增减挂钩28户、危旧房改造12户。建成4个聚居点,聚居农户57户,目前房屋主体工程完成,正加紧装修,本月底将全部入住。
三合乡胜利村的贫困户赵文武12月底就要搬进新房了。通过统规自建,利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和国家补助资金,赵文武建起了一幢75平米的小平房,目前正在装修。“以前的危房下雨漏水、低矮潮湿,生产生活都很不方便。”他感慨道,“多亏了政策好,才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三合乡按照乡镇主导、村社主责、群众主体的原则,采取统规联建、统规自建等方式,2016年共启动实施130户488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目前,全乡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开工率达到100%,全面完工率达到98%。
今年以来,我市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专门出台《关于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意见》,严把政策关、算好统筹账,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当头炮”,做到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并进,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易地扶贫搬迁的实施,使我市农村的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产业逐渐兴起,农民生活明显改善,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兴产业增强“造血能力”
实现贫困群众真脱贫
在平昌县岩口乡方山村,连片茶园依山就势绵延不断,石板小路蜿蜒园中,取水塘库镶嵌田间,工人们脸上挂满笑容……该村规模种植茶叶4000余亩,已全面投产,成为贫困户增收致富的产业。
市农业局局长岳映兵表示:“脱贫攻坚的关键在产业,借助当地资源优势,着力培育绿色产业,有效地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这样的路子选得很好。建议进一步做大基地、做响品牌、做强产业链。”
经开区时新街道东华村为2016年退出村,该村按照“一户一法、一村一策”思路,突出四季赏花、四季尝果、四季品菜“特色,大力发展现代城郊农旅产业。引进艺景园林投资2000万元建设114亩苗圃园、鑫鑫农业投资200万元建设150亩虎杖中药材种植基地,有力地促进了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和就近务工增加收入、脱贫致富。
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王俊岭介绍:“下一步经开区将持续加大政府投入,加快扶贫项目实施,在2017年底前率先完成脱贫任务。同时,以工业园区的蓬勃发展带动农村群众就近入园成为产业工人,并针对规划建设区外呈环状分布的农村,按照‘城乡一体推进、配套城市发展、服务城区居民’原则,邀请专家团队作长远规划,依托区位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业,确保脱贫不返贫。”
“只有注重产业的长远发展,才能让贫困群众真正稳定脱贫、真脱贫。”南江县扶贫移民局局长何大宏参观后表示将认真学习其他县区的先进经验,着力抓好南江特色产业,实现贫困户长效增收。
路在脚下,希望在前方。2016年收官在即,脱贫攻坚任重道远,唯有变压力为动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措施、超常规的力度,决胜脱贫攻坚、建设“五彩巴中”,为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