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血管内科 > 健康指导

健康指导

心血管病科普知识

作者:    来源:    时间:2021年12月30日 09:27:38

1.高血压有哪些危害?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高血压真正的危害性,在于损害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造成严重病变,发生脑血管意外(中风)、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严重的会导致尿毒症)等致死、致残事件。

2.血压降至什么水平合适?

年轻的、轻度的患者以血压控制在120/80mmHg为宜;老年高血压患者140/90mmHg以下为宜;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应将收缩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及肾病患者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3.为什么要强调平稳降血压?

高血压得不到控制会导致“中风”、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肾功能衰竭等疾病,而控制不好,造成血压波动较大,同样会产生上述危害,就像一会儿绷紧,一会儿松开的橡皮筋一样,都会变得脆弱易断。研究表明,由于高血压病人的自动调节功能不正常,血压大幅度下降和升高都会使病人不能忍受,引起大脑供血不足、缺氧、头晕等症状。此外,现代医学还证实:清晨醒来时是高血压患者发生各种心血管意外的高峰时间段,如果对这段时间的血压控制不佳,造成血压波动较大,会大大增加发生“中风”的危险,严重时甚至会死亡。所以,平稳降压并保持全天24小时血压稳定至关重要。

4.血压降下来以后可以停药吗?

原发性高血压由于目前原因不明,所以只能终身服药降压。当服降压药后血压降到正常水平时,说明此时选择的降压药基本合适。但并不意味着高血压病已被“治愈”,因此,应坚持治疗。若盲目自行停药或间断服药,常使血压波动很大,反而加重心、脑、肾和血管的损伤。对轻度高血压病人(舒张压在95-100 mmHg),在天气转暖,尤其在盛夏之际,血压不经治疗降到正常,可短期减少药量或停药,但需反复测压,及时调整用药。某些降压药如可乐定,长期大量服用后如突然停药,会产生骤升(“反跳”),从而造成严重后果。长期大量服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突然停服有发生心肌梗塞的危险。因此,应逐步减量,最后停药或改服其它药。如有病情变化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往往有以下特点:

01典型症状是胸口闷痛

心肌梗死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胸部有「闷痛」,感觉像被人往胸口重重地打了一拳,疼痛逐渐加剧甚至使人呼吸困难。

此外,胸口闷痛还往往伴有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头晕恶心、极度恐惧等症状。

02身体其他部位疼痛

疼痛部位常为胸部,一般疼痛范围有一个巴掌大小,但有的人可能表现为整个胸部,甚至肩膀、左臂、脖子、咽喉、牙齿、胃部等部位的不适。

03持续时间长

如果胸痛和不适感反复发作,或持续超过15分钟,要高度警惕急性心肌梗死发作。

04硝酸甘油难以缓解

如果胸痛或不适发作,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3~5分钟后不缓解,则有可能是心肌梗死。

05常有发作诱因

心肌梗死多数在剧烈活动、突然用力、情绪激动、受惊吓、吃饱饭、突然受凉后发生。

06这些人更容易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吸烟饮酒、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的人更容易发生。

而对于不典型心肌梗死,可以没有胸痛,只是有轻微胸闷、呼吸困难、牙疼、肩痛、头晕恶心、憋气、大汗、胃痛、胃胀、呕吐等不典型症状中的一种或多种。不典型心肌梗死在女性和老年人中尤其多见。

出现上述症状时,患者本人及家属需格外警惕,最好马上送医,绝不能硬着头皮忍耐。因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高致死性,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

 

心肌梗死发作如何急救?

心肌梗死急救讲究“分秒必争”,自己和家人能否正确有效实施家庭自救至关重要。每过去一秒,就意味着室颤猝死的风险提高,就意味着更多的心肌细胞永久性死亡。

01保持镇静,休息制动

请保持镇静,安静休息,躺着舒服就躺着,坐着舒服就坐着,但一定不要活动。家属也不要随意搬动患者。

因为任何情绪激动和身体活动都会提高心脏耗氧量,加速心肌坏死,加重病情。

02立即拨打120,送医院就诊

心肌梗死一旦发生,不是一般的药物或方法能缓解的,尽快去医院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

心肌梗死发作,第一时间向家人求救,让家人叫急救车。如果家里没有其他人帮忙,那就先打 120,然后把门打开,方便急救人员施救。

患者绝对不能自行去医院,即便自觉症状轻微也不行。

一方面,此时任何轻微活动都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心肌缺血;另一方面,心肌缺血时极易引起室颤导致猝死,如果有急救医生在身边,及时抢救,90%的猝死就可以避免。

一般不建议私家车送医院,而是等120急救车送医,除非急救车不能及时赶到。

首先,120会做心电图,判断患者是否为急性心肌梗死,并用相应药物治疗;其次,120会前往有胸痛中心资质的医院,并提前启动导管室,进一步压缩抢救时间;再次,120急救系统正在建设数据库,若相关患者日后再发胸痛,大数据会进行预判、分析。

 

心肌梗死发作如何用药物急救?

无论何种心肌梗死,首要的还是先打120送医院。在急救车来之前,可以考虑服用药物。

心肌梗死急救的常用药物,是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缺血区心肌供血量,早期应用可明显缩小心肌梗死范围。

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减少血栓形成,可以限制心肌梗死面积,可降低病死率和提高治愈率。

通常方式,是马上嚼碎吞服300mg阿司匹林(100mg肠溶片,3片),之后测血压,如果患者血压比平时低,就不能吃硝酸甘油,如果测血压和平时差不多,就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5分钟后不缓解就加1片硝酸甘油,总量不超过3片。

 

心肌梗死发作如何就医治疗?

跟时间赛跑,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到最近的医院,以最快的速度,接受最正确的心肌再灌注治疗(静脉溶栓或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每节约救治时间一分钟,患者就会少一些心肌细胞的坏死,就会多一些生命的质量,就会多一些存活的年份。

所以,在送医救治时,要遵循以下的一些原则。

01就近治疗

路途遥远,加上道路拥堵,三甲或者大医院水平再好,也来不及救命。急性心肌梗死不同于慢性病,一定要就近治疗,千万不要舍近求远。

02胸痛时挂急诊

有胸痛时到医院看病一定要挂急诊科,而不要挂普通心内科。因为现在的医院急诊科都有胸痛中心,可以开启绿色通道,并且备有很多常用设备,如心电图、抽血化验仪器、心电监护仪器等,一站式服务,不需要你到处做检查,从而避免在做检查的路上发生猝死。

03及时手术,不要犹豫

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治疗,就是进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开通闭塞的血管,恢复心肌的血液供应;当医生建议行心脏介入手术时,千万不要犹豫,即刻爽快答应。

 

平时如何预防心肌梗死?

01定期接受体检

近年来,过劳死频频发生,尤其是年轻人,很多人认为是太过疲劳导致,但真正原因往往是心脑血管疾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接受定期体检,能够及早发现是否存在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血脂等隐患,及时治疗,才能降低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风险。

02不要忍耐不适

年轻人常认为年轻是资本,加班加点熬夜拼业绩,如果出现胸闷、心慌、心绞痛往往忍耐一下就过了,其实,这些症状就有可能是心脏病发作的先兆,应该及早去医院检查。

03养成健康习惯

① 少熬夜,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保持心情愉悦;

② 戒烟限酒,饮食清淡,限糖限油;

③ 多进行运动,特别是有氧运动。

04做好应对心肌梗死发作的准备

吸烟、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的人,以及有冠心病家族史的人,应在日常做好应对心肌梗死的准备。

把病历本、医保卡、既往心脏病资料放在一起,并置于取用方便的地方,同时告知家人;而像高血压、糖尿病人应养成记录自己用药及血压、血糖值的习惯。

有中老年人的家庭,家中一定要常备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而且要注意保质期,到期更换。

 

当您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

一定要提高警惕,

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不要延误救治的黄金时间。

时间就是心肌,

时间就是生命,

胸痛中心的科学专业救治,

迅速开通堵塞的血管,

会给您带来生的希望,

生命无法重来,行动就在现在。

 

0
顶一下